為鼓勵受心理困擾的年輕族群朋友勇於求助,衛福部自112年8月1日起推動「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提供15歲到未滿31歲有心理諮商需求的年輕朋友,每人3次心理諮商,期待藉由方案使更多年輕人認識心理諮商、善用求助資源,更藉此落實積極預防,能及時找出高風險者加以預防處理並加強轉介醫療。
此方案適用對象?
此方案適合想體驗諮商、預算有限者、迫切需要談話、對諮商或醫療有需求等對象使用,在諮商中通常能獲得的協助包含:經驗一段合作歷程關係,心理師以專業陪伴當事人一同面對當前困境;提升自我覺察能力,促進對自身困境和自身優勢資源有更全面的觀點;心理師專業的風險評估,可協助及時危機介入和資源連結;更可在諮商歷程中了解心理諮商,學習使用諮商資源,有機會讓自己更了解也願意使用專業資源。
諮商主題和時機
諮商主題範圍很廣,包含和自我相關,如生活適應、自我探成長、生涯職涯探索、性別議題、情緒困擾、生理症狀、壓力管理、成癮議題、創傷或失落議題、心理疾患等;和他人(或環境)相關,如家庭關係、伴侶關係、親子關係 人際關係、社會文化、職場議題等。通常很多人會好奇什麼時候才需要諮商,但因著每個人生命經驗的獨特性,只要當事人自認為「有意願」,都鼓勵主動尋求專業協助,諮商時機無特定標準。
自我觀察練習
在生活中,可為自己做自我觀察練習,觀察日常中關於自己的睡眠狀態、飲食狀況、情緒和想法的變動、人際關係型態等穩定程度的變化,幫助自己邁向身心健康的第一步。另外,也可協助自己資源盤點,內在優勢方面包含自我連結和覺察能力,情緒容納程度等;外在環境支持方面,包含家庭關係、親密關係、人際關係(同學、同事或朋友),其它(學校:導師、教官、生活輔導老師;工作:主管),為自己的心理健康把關,並在有需求時勇敢尋求專業資源協助。
心理諮商~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循序漸進,安心自在就好。
除了此方案必須的流程,包含查詢機構、預約諮商、準備證件和心情、到使用資源。也可嘗試使用以下5W1H向度,替自己找適合的專業資源。
What-諮商前的準備,試著想想我目前的困境是什麼?可能的需求是什麼?
Why- 尋求協助的期待是什麼
When-給自己一段時間做好準備,這是一場面對自我的冒險和旅行
Where-考量地緣遠近,讓自己安全也安心,可尋求資源機構的類型包含醫院、心理諮商/治療所、學校、社福單位/專線,或是透過親友介紹或搜尋網路評價。
Who-如何找心理師?可在機構網站查詢心理師的專長領域、所受過的專業訓練或論文研究主題,來認識該位心理師可長期深耕的領域,是否跟自己想談的主題或生命經驗符合,需要注意的是執業心理師一定會有專業證照和執業登記才可進行「心理諮商」業務,建議可上網查詢機構和心理師是否符合合法執業的心理機構或心理師。「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心理師」每個人都是獨立又獨特的個體,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和適配性,以對自己的初步了解尋找一位適合自己的心理師(舉例找髮型師、舉例親密關係)
How-需要了解諮商方案、申請方式、價格、頻率等,確認自己參與諮商的持續性,諮商的穩定及持續,將關係自己在諮商中要達到的目標及效果。
跨出與自己合作的第一步
心理諮商中的你,可能經歷與過去不同的情緒或關係經驗,這是一段感受既親密又獨立、與自己合作的開展歷程,若你看到文章的此處,恭喜你!也正在與自己的心合作的路上。
正式諮商治療的歷程將在心理師的陪伴下,透過你與自己的合作,如同走向一段未知的探險旅程,雖然過程中可能遇到許多不同的風景, 但和過去不同的是, 你不會是獨自孤軍奮戰的面對這些未知和挑戰,在探險的路上,這一回有我們陪伴你。
❚本文由張容伊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