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擁有止不住的煩惱,但仍要強顏歡笑
上班族有什麼樣的煩惱?
日本節目《情報7daysニュースキャスター》邀請日本Yahoo的CDO(Chief Data Officer),分析民眾在一星期七天中分別有什麼樣的煩惱。結果顯示星期一「不想上班」、星期二則是「想換工作」、「轉職網站」、星期三是「止不住的煩躁」、星期四轉為「疲倦」、「工作好累」。
星期五和星期六關於煩惱的議題逐漸下滑,到了星期日關鍵字「沒有幹勁」浮出,最後又進入星期一的循環圈中。人生好難啊!週末除了城市生活,也嚮往田園風光。
身為資深佛系抒發使用者,每當聽見冲漠的爵士或看見疏豪的手寫字,仿彿搭上春天的翅膀,重新燃起希望。所有的專案進度排列在眼前,所有解不開的糾結,只是過度投入的執迷與愚昧。職場越是倦怠,越要愛自己。痛苦被滂沱的夏天帶走了,與其點閱數千篇心情貼文,不如自己寫下傳說,不是嗎?
-上班族被固定化,非常需要尋找情緒的出口
想要有人靜靜的陪伴自己
2018年森本祥司開始經營「什麼都不做的人」(レンタルなんもしない人)的社群,是的,他什麼都不做,只是靜靜陪伴需要情緒出口的人。
在這裡,我們也什麼都不做,你可以在不違背社群規範下暢所欲言,草食男化身肉食男,下流老人對流浪教師,管他文青還憤青,重要的是,我們還擁有夢想啊!
也許你在殘酷的現實生活中:上班好同事下班不認識、遭遇職場霸凌、有惡鄰每天製造噪音、這些瑣事久而久之,也像是標籤一樣,一張一張貼在胸口或舌尖,一碰水就觸電。
-上班族肉身陷在泥沼中,無暇顧及心靈需求
生活與工作取得平衡
對於朝九晚五的人們來說,比感情更迫切的,往往是健康。從睜開眼睛的那一刻起,因為疲於奔命的關係,最重要的早餐都省略,或將就選擇方了事。進到公司,看到友好的同事,短暫覺得一天稍微露出希望,接著進到封閉的會議室,迎來眼高手低的提案。於是在「最低」的所在,標記與附註未來之所需。
可怕的壓力,造成身體出現一連串的不舒適反應,更遑論內心深處,囤積太多有害的物質。Work-Life Balance從來就是真實且有意義的議題,只有達到或接近平衡,我們才能健康。
用健康的眼光看待人事,用健康的肉身對抗業務,與泥沼般的職場共存。
撰文/元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