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經濟系畢業的陳瑋,身上散發著自由卻又內斂的氣息,朝聖路線指向生活的每一時刻,於是勇敢做出決定,成為一位職涯諮詢師。在兩場線上講座後,離職儼然成為一門學問,實體工作坊因應成行。職場的殘酷,如天空逐漸泛白。前方混沌,也要相信自己,擁有那麼一點幸運。
職涯諮詢師界於諮商(臨床)心理師與職涯顧問之間,兼具工作經驗與心理學培訓背景,在你迷惘而找不到成就感之時,能適時給予方向,重新描繪藍圖。展開視野,我們先挑選一張最能代表現在狀態的牌卡,無論是岸上的城堡、面無表情的人偶,或被荊棘包圍的靈魂,學習「認識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2024年11月14日,今天總共有三位老師,分別是自己、組員與陳瑋。有別於講座的「聽」,工作坊最大的好處是「直接互動」,從別人身上,看見自己的陰影,甚至從縫隙中,透露出光芒。其實沒有完美的職缺,是我們要改變自己,而不是職缺順應我們而改變。每一道現實的終極解答,或許是替自己創造更多機會。
透過職涯內外三角形,可知「業界」的變動大於「個人」,倘若我們缺乏自我覺察,可能將與新的技術與思維脫鉤,覺得自己不適合大環境。關鍵的「熱情」與「天賦」,形塑出每人獨特的價值觀。試著想像五年後的自己,越詳細越好:在散場的宇宙劇場,適應了新生活,穿一件厚磅素T,看見更好的自己。
活動使用的牌卡為職游的「職能盤點卡」和「價值領航卡」,前者著重軟實力養成與計畫擬定,同時要注意,優勢應用錯誤或過頭,可能顯出陰影面;後者掌握自己最在意什麼,而焦慮是日常,面對是解方:確定自己的核心價值觀,以及長期職業目標。
此外,「價值領航卡」的文字,刻意不清楚定義,保有聯想和解釋空間,例如:工作生活平衡、資產與金錢。將牌卡分類整齊,平均分配籌碼,競標牌卡,來場「夢想拍賣會」:交換高價收購的原因與期待,我們都有改寫自己人生劇本的能力。
準備好寄出履歷了嗎?在有限的目光中,我們必須拆解目標職缺的所需經驗與能力,找到與目前工作的關聯性,重新定義「工作經驗」。多數的職位性質,在求職網站上是模糊的、未知的,條列描述並不能概括全然面貌。不妨保持好奇心,仔細探索。
「好工作」通常不會直接掛在求職網站,它是隱形的、具備挑戰性的,仰賴人脈、獵人頭引領入門。因此,養成更新履歷的習慣,經常設計夢想的輪廓,設計下班後的夜晚,也設計人生。擅長拍照卻不常入鏡的陳瑋,上山看海,焦段不一,留下曖昧不明的照片,偶遇身旁美好的人、事、物。這樣的週四,這樣的角落,適合緩慢。
追蹤陳瑋IG
lifeafterresigning